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作者:2025-06-10〖阅读:44设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一)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资料来源:新华网《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报道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

 

(二)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贵州调研时强调,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

位于贵阳市所属清镇市的清镇职教城,实行产、教、城互动发展模式,已入驻职业院校19所,在校师生近6万人。习近平17日下午来到这里,考察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了解了贵州省教育“9+3”计划实施情况、清镇职教城规划建设和教育扶贫情况,肯定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一批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车加工、数控机床、机器人示教、激光打印等课程的实训。习近平走到他们中间,观摩他们操作,询问他们学习感受。一位同学将自己加工制作的铝合金棋桌拿给总书记看,习近平勉励他再接再厉,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习近平对同学们表示,学生时代是美好的,同学们在这里积蓄奋发力量,每一寸光阴都很宝贵。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大家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习近平希望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强调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

报道链接:https://syss.12371.cn/2015/06/18/ARTI1434628569347758.shtml

 

(三)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化解困惑,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资料来源: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

报道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6/c_1118875925.htm

 

(四)201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回信,向他们致以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他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历经77年风雨洗礼,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培黎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艾黎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他和宋庆龄、斯诺等发起成立的工合国际,为支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校训,心系国家、艰苦奋斗,传承发扬老校长艾黎和何克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心培养了大批人才。

习近平希望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发扬传承艾老“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谱写国际友谊新篇章,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的回信》

报道链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422/c64094-29228508.html

 

(五)201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报道链接:https://www.gov.cn/xinwen/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六)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报道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9/content_6973522.htm

 

(七)2018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会议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报道链接:https://www.gov.cn/xinwen/2018-11/14/content_5340391.htm

 

(八)2020年9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通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潜力。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报道链接:https://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00.htm

 

 

(九)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要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报道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2/content_6992258.htm

 

(十)2022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报道链接: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十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5月29日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要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资料来源:教育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报道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305/t20230529_1061907.html

 

(十二)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0月31日就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是当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营造“职业无贵贱,劳动受尊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基层就业,同样出彩”等有利于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包容社会环境,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深入分析一些行业出现较大用工缺口的原因,找到有效补缺办法,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报道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0/content_6984060.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