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我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济光—同济《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在学生活动中心305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姜富明,校党委副书记、思政部主任(兼)刘丽,副校长王云飞,思政部副主任杨小勇教授出席本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集体备课会,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刘骞教授应邀参加交流及示范授课,我校形势与政策课讲师团成员参与了本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思政部主任助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张贝贝老师主持。
姜富明书记对本学期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学生人生发展打好三根“桩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打下思维之基;引导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夯实专业之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为学生筑牢信仰之基。二是形策课教师要从当前世界局势和国内形势出发,紧密结合国家改革发展方向与重大政策方针,聚焦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面对当前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大局”。三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研判和分析世界发展形势的能力,引导学生提升政治觉悟,提高政治站位。
刘骞教授在会上就同济大学本课程的建设历程、师资队伍、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就本学期教学专题之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章节进行了示范授课,并与参会的教师们进行了教学经验交流和互动,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以及业务指导,为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发。
张贝贝老师从团队建设、课程安排、教学管理三方面对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做了总结与简要汇报。杨小勇教授对课程讲授要求也提出了宝贵建议,他希望教师多提炼案例,尤其是身边的案例,将其融入到《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中,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思政课。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我校党委高度重视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依托与同济大学党建共建平台,借助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邀请高水平专家进校指导。每学期组织《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是我校思政部教学工作的常态性教研活动,思政部每学期都会邀请刘骞教授给我校讲师团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讲座,为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保驾护航,帮助教师规范性授课,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抱负,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会上,姜富明书记和刘骞教授为本学期新加入讲师团的教师颁发了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