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本学期,设计创意学院的邓佳睿、孙俪、王云霞三位老师走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参与艺术课程的教学,与建筑城规学院基础教学团队老师一起为同济学生授课课。
此次参与同济大学的教学活动是根据设创学院三位老师的专业定位和研究方向基础,有针对性地融入。其中,邓佳睿老师参与的是《传承与创造-砖木雕的‘技’与‘艺’》课程,该课程2023年被评为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以“砖雕、木雕”为切入点,在实践的环节基础上以形态创造为主线,充分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传统艺术表现方法、形式与技艺,东西方造型艺术特征比较等,展现当代艺术创作方法,艺术创造之源等,并给于学生清晰的文化自信路径指向和广泛的国际化视野。孙俪老师参与的是《蜡染与扎染一一织物艺术设计》课程,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和来华国际交流生开放,学生在传统工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织物材料(丝绸、棉、麻等)进行当代艺术创造。课程于2021年被评为同济大学全英语通识类课程建设项目。王云霞老师参与的是《当代陶艺设计》课程,该课程是上海市精品课程,课程注重传统陶艺在现代空间的演绎,让学生感知光影在空间的作用以及巧妙运用,能从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中得到灵感而创作出有趣生动的作品。这三门均为同济大学美育和通识教育的特色课程,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和拓展,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技术,并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人和国外著名专家学者纳入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视角。在此同时,孙俪老师还将参与同济大学中西学院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此次参与同济大学的教学活动,是践行国家职普融通、协同创新精神的探索实践,有助于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联合共建和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与同济大学教师的教学合作,设计创意学院的教师将更深入地学习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优秀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进而将教学方法与平台资源回馈我校,推动教学创新和实践。
今后,我校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的融通与协同创新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师资、实践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