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召开2023-2024年第一学期济光—同济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

作者:思政部 田巧玲2023-11-23〖阅读:334设置

11月16日下午,我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济光—同济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在学生活动中心305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姜富明,校党委副书记、思政部主任(兼)刘丽,副校长王云飞,副校长孙遥出席本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集体备课会,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刘骞教授应邀参加交流及示范授课,我校形势与政策课讲师团成员以及思政部教师参与了本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思政部主任助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张贝贝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张贝贝老师对我校思政部《形势与政策》课程近年来的建设做了总结与简要汇报。刘骞教授在会上就同济大学本课程的队伍建设、金课打造、模块化授课、教学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我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建设提供了诸多可以借鉴学习的优秀经验。会上,姜富明书记和刘骞教授为本学期新加入的讲师团成员颁发了聘书并合影留念。

姜富明书记对本学期课程教学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全体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平衡教育部课程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9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空前重视,增强学生学好本领的坚定信心;二是积极学习借鉴同济大学的经验,开展模块化的创新教学;三是结合我校办学30年来比较深厚的的校史底蕴进行教育资源的转化利用;四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知识结构极为重要,思政教师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认真备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所信、有所获,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王云飞副校长建议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当前的热点,尤其是贴近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进行讲授,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关注度。孙遥副校长建议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尽量能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场景助力教学,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刘骞教授就本学期教学专题之一《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进行了示范授课,并与参会的教师们进行了教学经验交流,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进行理论与教学指导。

组织《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是我校思政部教学工作的常态性教研活动,思政部每学期都会邀请相关专家给形势与政策课讲师团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讲座,为课程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保驾护航,帮助教师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引导我校学生用更宽的视野、更广的思维和更高的站位,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让责任与担当转化为师生的日常自觉与实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