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10月14日“教育视窗”刊登了我校党委书记姜富明文章《提升政治“三力”努力办好高质量民办教育》,姜富明书记的文章从提高政治判断力,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政治领悟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政治执行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阐述了政治“三力”对于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非凡意义。
文章原文:
提升政治“三力”努力办好高质量民办教育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检验新时代领导干部履职担当的重要标准之一。民办高校党委书记要不断提升政治“三力”,努力把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转化为职教战线“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提高政治判断力,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提高政治判断力,必须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本、以校园安全稳定为要、以师生为重,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
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要有高度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必须站在政治高度精准判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构建“更快、更准、更稳”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体制机制,全力守护师生安康和校园安稳,同时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
二、提高政治领悟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高政治领悟力,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根基,以系统的理论思维为前提,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及时分析研判形势、打开局面、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现代职业教育对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作用。在深入探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拓宽视野、统筹谋划,全面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中的10个关键词,把坚持党的领导、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政策融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特别是坚持深化“党建+思想政治引领”“党建+人才培养引领”“党建+舆论导向引领”“党建+中心工作引领”等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三全育人”制度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三、提高政治执行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提高政治执行力,必须切实践行“两个确立”,坚决把党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落地落实落细。
高职院校的领导干部必须引领全校师生聚焦国家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一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三个文件,紧扣“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不断强化“党风正、校风明、教风严、学风实”的学校品格,助力实现“强、特、优”发展目标。一是要坚持依法治校、特色立校,聚焦工匠人才培养,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二是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严把师德师风、课程建设等重要事项的政治关,促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持党政共谋发展同频共振,积极推动民办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姜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