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为了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学校针对线上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保障,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依托平台,创新网络工作机制。按照上海市教委关于本市高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学校关于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的通知要求,学校及时发布了《关于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在线教学的工作安排》,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整安排,要求所有教学活动转为线上,对授课时间进行了微调;要求继续推行“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教师应当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练习提供足够的课件、电子教材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在线教学质量。
▲我校学生在寝室认真参加线上学习
“云端”相连,实践趟出“新路子”。学校组织了“基于雨课堂的融合式教学实践办法”主题培训,帮助老师快速掌握雨课堂5.2 版的使用方法,各院系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并及时进行了师生使用测试。同时,教务处及时转发了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组织“疫情冲击下在线教学有效应对策略分享会”消息,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习“如何设计在线教学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在线学习主动性”、“如何运用在线教学工具”等等。培训结束后,为了更好地做好在线教学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专门新建了“济光学院雨课堂服务2群”,为教师们答疑解惑。
▲学校组织“基于雨课堂的融合式教学实践办法”主题培训
共“课”时艰 在线教学平稳有序。3月15日至今,在线教学整体运行平稳,各院系部课程教学正常开展,累计开课754门,参与在线授课教师699人次,参与在线学习学生63214人次,平均到课率为99%。课堂互动累计319180人次,其中弹幕表现和习题互动最为活跃。超过半数的教师使用了雨课堂5.2版,实现了师生远程音视频互动,学生可在腾讯会议中直接访问雨课堂参与互动,无需在多个应用间切换。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随机点名、书写板书、发送课堂习题等,开启了智慧教学模式,不仅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而且可以为教师沉淀教学资源,提供学生学习数据分析,便于教师掌握线上学习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依据。
▲老师直播教学,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
联动融合,搭建师生沟通桥梁。为了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教务处工作人员每人负责联系1-2个教学单位,每天进行随机巡课、听课2次,发现学生到课率低、雨课堂运行障碍等问题及时联系院系部或技术支持人员,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上午8:50和下午15:00所有人员要在教务群反馈所联系教学单位的课堂教学情况,经过讨论完成在线教学简报并及时发布,促进各院系部互相交流借鉴,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雨课堂智慧平台实时监测上课情况
同时为了进一步夯实教师课前准备、提升学生到课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教学部门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后,积极与院系沟通,希望院系通过通过线上听课、线上座谈等方式进一步切实了解一线教学情况,优化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持续推行“课前 课中 课后”三段式授课,加强和学生的课堂互动,关心关爱学生,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加强内部线上教学分享交流、注重课程育人,挖掘优秀教学典型。
▲教务处发布在线教学运行情况简报
学校将进一步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与改进功能,促进教与学的持续反思与改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提升学校在线教学质量,确保疫情防控和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