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客户端报道提及了同济大学与我院“大手拉小手”党建共建工作

作者:2021-06-08〖阅读:676设置

  《上观新闻》6月7日“教育在线”文章《沪西地理老师去浦东陈列馆备课,百门示范课百集空中课堂都用了这部最好教科书》报道提及了同济大学与我院“大手拉小手”党建共建工作。

    

     报道内容节选:

   【最鲜活教材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政治课始终是“主阵地”,让最鲜活的教材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苏百泉讲述着高一学生必修的一节课。他以上海解放的史实为切入点,通过“情境活动化”,引导学生们广泛参与课前调查、建构知识逻辑、书写论证提纲……

      不少学生找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早上起床,上海老百姓推开门窗,看到了一排排睡在马路边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不由感慨:“上海解放时,连自来水和交通都没受影响,城市完整留给了人民。”苏百泉认为,课堂上,学生们就是这样通过一项项证据的查找,对党的人民性形成了“实证”层面的认知。“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努力让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到了大学,“人民城市”也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周凯的授课主题。他以杨浦滨江发电厂、自来水厂华丽变身为富有现代都市气息的博物馆和滨江驿站为例,向大学生提出问题:上海如何将曾经的“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发展秀场”?

      在为大二学生上课时,周凯让大多是工科背景的学子深思:建设人民城市还存在哪些“卡脖子”的问题——请结合自身专业,畅想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人民城市建设?他表示,“让他们学深一点、学以致用,解决青年人应当‘怎么看’和‘怎么办’的关键问题。”

      在上海,一大批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主动投身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上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中,超过70%成员来自高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说,作为高校党委书记和党史研究者,不仅在学校对老师、学生讲,也在党政机关、企业、社区讲了很多场,“每次基层宣讲都是一次对党史的新认识、新感悟。”

     “大手牵小手”,一起学党史。随着同济大学和济光学院两校续签党建共建协议,沪上达成“公民共建”的高校已达10对,参与共建的民办高校已超过全市半数。通过与名校合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师博导工作室等,这些民办高校与公办大学共享优质资源,促进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和思政育人水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