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书明礼社积极探讨中华国学与中华文化

作者:2017-04-11〖阅读:161设置

  4月6日下午,悦书明礼社在图书馆国学教育体验中心开展了一次中华国学课程问题讨论活动。社团指导教师谢国日老师申请了由南开大学张荣明教授主讲的《中华国学》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旨在深入贯彻“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发掘问题,在彼此的交流中解决问题”的学习理念。
  活动伊始,首先由六位同学围绕历史、文化等方面向在场学生发问,陈佳思同学提出的 “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论使得秦朝重严刑苛政,还是商鞅变法改变了秦朝?如果当时的大臣赞同将秦朝变为水德,为何要反对商鞅?”石春阳同学提出的“中华文化为何遵循周而复始?”和黄星星同学提出的“在经济和文化之间如何平衡?”等问题引起同学们踊跃发言。
  针对商鞅变法的问题,有的同学认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冲突,而邹衍的著作在当时被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了君王的似神般的信奉;也有同学认为,当时大臣们实则是权贵,而商鞅的做法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侵犯。针对中华文化的问题,有同学认为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成为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主流文化,也有同学认为,周文王所编写的《周易》受到儒家的推崇,周易二字,也是代表着周普和变化,故文化思想也会有不断循环的现象。针对经济和文化的问题,有同学认为在丢失部分文化的同时,实则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
  谢国日老师也参与了讨论,他认为文化和经济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相比于同为古国却曾沦为殖民地的印度和历史较短的西方国家,中国在同时期并没有丢失较多的历史文化。终究,社会要和谐可持续发展,文化发展就应该和经济发展相匹配。最后,所有同学们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同学们在这场交流会中收获了知识,拓宽了思路。
  活动的最后,谢老师还对下周二悦书明礼朗诵活动“悦读者”进行了布置与安排,希望为下周四的中华国学见面课做好充足的准备。

返回原图
/